有很多水族生物,玩家惊异于它们的色彩和身姿,但是买回家后却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影以及活泼的姿态,这就是夜行性水族生物!
在水族生物中绝大多数的甲壳类、虾类、软体动物都是夜行性生物。为了躲避掠食者,它们已经进化出了避光性的特点,很多人也会说为什么白天也会看到虾在外面活动,我只能说到了夜晚它们会更加活跃,这也可能是因为鱼缸内缺少捕食者的缘故。
当然也有很多鱼类有着夜行性行为,这也是为了黑夜开启的杀戮盛宴!这里先为上面的小动物悲哀几分钟,为了吃你们,大家都在进化!
NO.1 黑羽毛
很多年以前这货就比较常见,但是叫魔鬼刀。不知道为啥这几年在水族店里面被叫黑羽毛了。难道黑羽毛比魔鬼刀更加高大上??
其实这货正确名字应该叫线翎电鳗,对!电鳗的一种!它浑身漆黑,白天病病怏怏一副快跪的模样,有人觉得其泳姿优雅而大方。其实人家根本就是在睡觉,被强光刺激的迷迷糊糊的状态。试想一下,大半夜不让你睡觉用强光照着你,估计你也迷糊!
但是到了晚上,文艺青年秒变没吃药神经病,该鱼会表现出非常有攻击性也就是喜欢吃小鱼,而且捕猎时候速度极快,所以千万不要被它白天的状态骗了!
最后说一句在水族店大家看到的都是小巧玲珑版,也就大概5~8厘米。实际上可以长到60厘米......不折不扣大吃货。
NO.2 七星刀
这种鱼的名字也不知道被当初哪个国人命名的。这么多年了一直经久不衰名字也没变。这鱼和魔鬼刀一样,可谓是热带水族里面两把大刀!不过它的尾巴比黑羽毛更像刀形,早期和龙鱼、鹦鹉、招财、富贵猫等大型鱼混养。
其他状态和楼上那货一样,白天不爱动,晚上出来捕食。不过体型可以接近1米!有大鱼缸的话可以经常在家里耍大刀玩了。
NO.3 异形类
以前讲过异形类的鱼,就是亚马逊流域中的各种鲶鱼。其大部分都有夜行性的特点,当然都是出来捕食。这里以常见的鸭嘴虎纹鲶举例,也是夜行性的大吃货一枚。而且体长可以达到1米以上,但就这个头来说在原产地没准是被吃的货。
很多大型捕食的鱼类都有夜行性的趋势,这让我想起曾经夜宿海洋馆时候半夜被鲨鱼围着团团转的感觉。
当然晚上也有一些可爱的小生物偷偷出没,也许它们的捕食者正在被上面的大吃货追杀,所以这些小生物才可以偷偷出来喘口气。
NO.4 蛇仔鱼
非常常见的一种观赏鱼,其实该鱼就是胆小避光,并不算夜行性生物。但是白天和黑夜的状态确实差别很大,个体也不是很大也就5~8厘米的样子。就是因为胆小害羞的缘故,很多时候入缸后就完全看不到了,甚至不知道死了还是活着。
仔细观察蛇仔鱼你会发现其实就是一种泥鳅,只是一种好看又萌的泥鳅罢了。蛇仔鱼大名库勒潘鳅,库勒潘貌似是人名,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第一个发现这种鱼的人名字。(老外经常有这种用自己名字命名某种生物的习惯)
如果喜欢蛇仔鱼那么缸内多放点躲避物吧,不过很可能很长时间你都看不到它的身影。
NO.5 鼠鱼
前面提到很多鲶鱼都是夜行性的,作为出身于甲鲶亚科的拟甲鲶属、弓背鲶属、甲鲶属的鼠鱼而言部分品种也确实在晚上比较活跃。
对于体型娇小圆滚滚的它们而言,不挑食和身体强健是生存至今的秘诀。
NO.6 虾类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句话,绝大多数虾米都是食物链的底层,是众多鱼类可口的饵料之一。国内的淡水流域虾米众多,其中黑壳和大眼贼是非常常见的品种,不过大眼贼还是有一定自卫能力的,所以胆子也稍微大了一点点。
黑壳:多种草虾统称
大眼贼:会捕捉小型鱼,也会被大鱼吃
在5~6年前刚刚进入国内的苏虾绝对是胆小的代名词,当时的苏虾都是野生或半野生养殖,即使国内有繁殖,数量也也并不多。所以当年的苏虾普遍胆小。很多苏虾爱好者整天都要面对空空如也的鱼缸,只有在躲避罐和鱼缸阴暗处才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虽然现在很多水族作为宠物进入了人类的千家万户,但是它们的习性并不是短短几十年就因为人类而发生改变的。(金鱼作为宠物的饲养已有千年的历史,所以和鲫鱼差距较大)在人类的干预下很多水族在向着人类的审美观进行着整个种群的变化,并且与自己的野生祖先越行越远......
你想好和谁渡过每天的漫漫长夜了吗?